風管評論
  • 再回到基本面: 企業風險管理 (Back to the fundamentals agai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系統性傳播風險迄今2021,肇事國已波及全球各國且人傷亡財損極劇。各國政府部門與企業經營需花費的額外成本以作因應。但各國仍有不少企業因疫災而倒閉。國際貿易盟國重組與全球供應鏈變串,新舊的正負面風險交纏存在。既使有大數據,高端科技,未來不確定災難性的事件仍不易測。有些國家的企業顯然比較重視導入與落實企業風險管理的實現因應,但有些企業慣用過去經驗與易陷於確定性的概念,最後不敵系統性災難事件而結束營業。另觀,台灣的中小企業家數占全體企業97.65% (2020年),各有其特色。但約70%未正式導入完整的「風險管理」或簡版的「企業風險管理」機制或經認證或相關培訓。居多數的未上市櫃中小型或微型企業的自立養成與永續經營,導入與實踐妥適的企業風險管理,有其必要。疫情未速減,可預期的未來仍充斥不定與風險,各國企業經營環境變革大,調適經營管理與政策的舊思維,防範倒閉潮的可能。
                                                                                                                                                                       2021-0101  
  • 誰來界定「負信息風險」? (Who defines the risk of negative information?)

    近代企業風險治理關注且倡議:「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言論或評論」,免易陷於確定性的概念,才有助企業轉型服務品質或永續發展。任何組織的重要任務之一: 避免採獨斷管控途徑或阻止員工或消費者說出自己的想法或真相,這已定著於眾人的明眼與研判。同時,良正管控構想或見解如何透過法遵或事證破除假消息等機制,將「負」轉為「正」的信息,供於檢視與因應企業看不見的風險。世代一代一代調適,惟可貴與善待 --言論真自由,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搭配公義的法制與資訊的快篩等魄力,有「真」才有「善」,續有「善」才有「美」。
                                                                                                                                                                        2021-0111
  • 台灣需要成為一個正常健康的國家 (Tâi-oân Su-iàu Tsiânn-tsò Tsìng-siông ê Kok-ka; Taiwan needs to be a normal country.)--誠實善待台灣 (Láu-si̍t Siān-thāi Tâi-oân; To be honest and kind to us (Taiwan)).

    @評論目的在於意見交流透明分享,理解任何事件的歷史文化足跡, 隨正調適,民主國家齊集正向發展。
           (各國國家歷史文化與發展的風險,有如盪鞦韆,歷經自律與管控,祈 盪到正向回穩續進展。)
    *******************************************************************************************************************************************************
    迄今,長期造成台灣於國際定位風險與地位混淆,誰之過?。您在各國各領域的網站「國家別」選項,有找到中華民國? 或中華民國在台灣? 或中華民國台灣? 或中華台北?...等各樣式的多種名稱或話術嗎
    國際上,早已近9成多數國家網站於「國家別」勾選項,早已揭示是Taiwan 台灣。換言之,國際上,近9成的國家早已替台灣先正名了,或說早已上架台灣了。迄今,各國面對國際不確定與風險,以及順應國際友善與國際互助,更需續上架台灣並續積極參與多邊有意義的國際交流及合作,例如,台灣本國人參旅外事務,須在國外登錄系統內,選項的勾選或欄位的填寫,系統內顯示: 國籍 (Nationality)則引領選 Taiwanese (台灣人),出生地 (Birthplace)則選 Taiwan (台灣),系統內不須再加註任何其他的國名; 國際網際網路網址也是台灣域名,即 .tw,不須再加註任何其他國家的域名 ; 台灣出口品的產地國,皆也烙印了"台灣製 (Made in Taiwan)",不須再加印任何其他的國名; 台灣的學術國際期刊論文發表人次,期刊上揭示「國家別」也近全採僅來自Taiwan,更不須再加註任何其他的國名 (若期刊強迫作者另增或改標註其他國名,即續抗議與堅持,或改投稿於友善且優質的期刊。)尤2000年後最為明顯至迄今,還有相當多的事證當今全民應當隨時續保持睡醒的關注,以及國際友善國家已集公義與共識而區隔且劃開了「台灣」與「中國」,兩國各有其國家風險與各面向的風險當今國際數據統計上,分析各國對國際的貢獻度或在國際的績效等評比,具有國家別的台灣,也不例外而早已納入國際國家體系。
         一個國家名稱如品牌,長期不正常或一堆理由續混,亂源大多來自於內部幻想與矛盾,自取紛擾,續製造國家認同錯亂的辨識風險。台灣問題的議題討論,論述宜清晰與解題,責任不需幻想或推托,自糊糊人更製造負面風險,尤其是國家政客為私利,帶領誤導百姓,或與類侵略敵國,呼應危害台灣國安等作為也導致國家內耗或國家空轉台灣與各國的國際貿易等事務,不須與敵對國訂定衍生危害國家主權的共識或條約,...遵循當前友善的國際法遵或要求,即可展現經貿對話暢達或主控國際合作等事務
         自己國家或任何國家的主權,鐵般地零風險容忍且拒絕由任何他國憲法或簽約或對外強詞奪理或...,而自畫或自篡的侵權所霸凌得逞。台灣人民有權修正不符時空的國名、憲法(或制憲)、法律、制度或參與有意義的國際組織,降減過時又窄格局的視野或自我感覺良好或自欺欺人的誤判情勢,更不應任由國際任何一個國家所愚弄,這樣是無助於台灣和全球的實質安全與發展。
        國際上的種種面向交流與互動,原自有其國際法遵與國際秩序台灣因位於國際安全島鏈國家成員國的關鍵位置,台灣與國際的安全風險,已形成安全風險的命運共同體國際各國對台灣早已擁有實質民主自由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與條件,知行更需誠實一致公佈於國際,尤其是國際上的友善「主力國家」盟國,基於國際人權與地緣政治風險的管控維護,並檢視過時又無公義又無效力的公報或合約...,更有責任共同承認與支持台灣早已具備國家的尊名事實,一起真誠履行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議程」的宣示:「不遺漏任何人」(No one will be left behind.)原則,實現台灣加入聯合國成員的體系與有意義的國際組織,共同治理與分攤國際各式各樣的風險。
         從台灣歷史紀載或台史博館的歷史資料誠實面對歷史: 自古以來,先有台灣(南島語族主源地, Formosa, 荷治平埔語Taioan, Taivoan, Tayouan),台灣史前紀載或史前原居遺址遺跡的烙印,已有上千或上萬年的台灣歷史了, 台灣歷史不只止於400年依研究文獻顯示: 台灣語言屬南島語系,台灣原居平補族共23族,台灣原高山族共16族,尤是目前講的台語與平埔族語有不少語言同融使用了。迄今,你講台語的語句,如果對不到漢語,除了外來語之外,極大的可能就是來自平埔族語,這種語句同融現象可稱不少。又從近史記載,清國(滿清)曾佔據台灣,稱台灣是瘴癘之地,禁中國人來台,來台灣只為了做生意,極少定居,當時最嚴重是在台灣實行強制政策 --化 生番(高山原居人)為熟番(平地原居人),化 熟番(平地原居人)為漢人」,這政策就歧視「原居人是番」,形成被迫遠離「原居人或番」的尊名。台灣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原居人或原住民 (平埔族或高山族),被強迫漢化,甚改原姓名而變成假漢人原有潔的宗教或儀式也被漢化套用,甚誤用愚弄百姓。無論外來佔據與實施化 生番(高山原居人)為熟番(平地原居人),化 熟番(平地原居人)為漢人」,推算當時,實際平埔族人數是遠超於高山族人數。現在不少的台灣人,可稱從原住民被轉化身分的。換言之,不少的台灣人誤認為是漢人,而不知自己是原居民(平埔族或高山族)被轉化身分。台灣歷史文化,至少有39族種的歷史與文化,平補族文化的類別是遠多於高山族文化的類別實際平埔族人數是遠超於高山族人數台灣歷史與文化的主體性是相當豐富且具有韌性的普世價值。
        自古至今,台灣主權與中國是無關。不幸地,台灣經歷環境現實演化或外來政權或強壓漢化對台灣歷史與文化的毀壞更因政治負面風險的操弄,致使台灣歷史與文化嚴重被篡寫,侵蝕與誤導了原有的台灣歷史與文化,莫名操弄形成單一的閩南文化」與「荒繆的惟一祖先黃帝」的假象,尤其是上課的教材、講的語言、寫的文字 (尤是台語,用羅馬拼音或漢羅拚音,出現正港的台語真語,閣較媠氣(koh khah suí-khuì)、糊拜偶像、自私的政客...等怪力使然,致治理危險更是嚴重。 長期以來,大部分的台灣人一直停留於「討生活」的心態,裝傻或裝無暇理會台灣歷史與文化被侵蝕的嚴重性。這種現象養成「討生活」心態,即易形成「利誘」文化,更易被外來野心者所擾亂或與政客共舞,這是台灣的國家治理危險的主要問題。所幸是國家身分的認同是台灣人續多於中國人,更是堅守台灣是民主自由主權獨立的國家」基本條件之一。
        依據史料紀載與遺址,台灣已有上千上萬的歷史。另於近史記載,荷蘭-明國-清國-日本並到日本戰敗於1951年放棄台灣且台灣的所有權未歸予任一國家迄今以外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是戰勝國,1949年派當時在中國戰敗的蔣氏政府(軍隊)託管「越南」與「台灣」,然而,當時越南人民因堅拒蔣氏政府(軍隊)的代管,越南即宣布為獨立國,已斷開國家認知錯亂辨識的風險。但是,當時台灣人民面對被安排,蔣氏政府(軍隊)也承認台灣是託管地,則形成相關文獻紀載:「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軍隊)在台灣」,蔣氏政府(軍隊)準備反共抗俄與反攻大陸(或稱反攻中國),並自己訂定「中華民國憲法」,內容雖也歷經略修,不過,內容仍與當今的時空背景有所背離。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結果,已揭露「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失去了合法的地位,或稱「中華民國」早已被聯合國驅逐於外,直到現在。歷史記載上,都有其功過。實質上,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軍隊)在台灣備反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外宣備類入侵台),就此更已形成兩國的敵對關係,甚至利用台灣作為反共(反中國)基地的戰場,一直到現在。事實上,流亡政府(軍隊)堅決要反共(反中國),與當時600萬原居於台灣的台灣人或現在大部分的台灣人,又有何關聯?。這時已經不公不義強拉台灣人陷於或陪葬於戰爭風險,更製造了全球安全風險與代價。中國更不承認「中華民國」,致使中國長年糾纏擾亂,更甚連帶地打壓或恐嚇台灣聯合國決議主要目的是解決中國代表權的問題,與台灣主權是無關,更不影響「台灣主權實質續存的事實」的存在
         又從台灣國家歷史相關文獻紀載當時聯合國多數的成員國,贊成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但當時代管的蔣氏政府(軍隊),卻堅決要反攻大陸(反攻中國)或反共抗俄,並未經台灣人民同意,不肯讓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成員,這個後果必然衍生台灣在國際人權、國際經貿、國際政治、國際外交與國際體育等權益的發展空間,也易遭受擾亂、無理野蠻打壓或被擾亂或被入侵控制的風險。
         據紀載1986年台灣已發展得自由組黨。1987年7月解除長年38年的軍事戒嚴,即更大開放黨禁及報禁。
    1988年2月前,蔣氏父子相繼逝世後,從全威權體制走向半威權體制,1988年2月,據當時的執政黨分裂為主流派(護台派)與非主流派(親中派或親共派,即是從1949年後的主流派)。時空世態多變革,政治改革的訴求逐漸發生改變人權主義抬頭,人民當頭家及直選自己國家的總統等訴求
         自1996年3月台灣舉行第1次公民直選自己國家的總統,更展現台灣主權在民的實質續存的事證。每屆都是由台灣人民選出國家的總統,並非選出屬於任何一國的省長、特首、區長或..更已取代「託管或代管」的必要性,因軍隊成員早已都是在地的台灣人民,直到現在。據台灣內部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人僅占2.5% (各種民調結果相差不多),絕大多數人均認為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
         台灣最大風險在於台灣內部部份的人,可惜一直困續於「國家固有風險的國名」的風險自留,又無力治理風險,演變至今「國家剩餘風險的國名」的風險纏結,致原地踏步自擾紛爭與續擾亂生活品質從台灣歷史時序、定位與條件已揭露有其實質歷史的足跡,尊重每階段的歷史,更正視其對台灣帶來了正負或未定論的貢獻或危害的效應。長久以來,無論是建設或破壞,都已出現正負面的國家治理風險迄今, 國際任何一個國家,不曾對台灣有行使「國家風險的治理權與各項管控權或統治權」等事證,並經世代前輩的冒險甚犧牲爭取後,才讓台灣成為實質的人權、法治、民主、自由、主權獨立的國家,即稱: 台灣是民主自由主權獨立的國家,或更理性或更誠實地簡稱為台民或台主或台獨或台國或...,或維持現狀 (台灣是民主自由主權獨立國家的續存事實),更不應長久擾亂「台獨」這個名稱的實質意涵與事實,或弱化高教育水準的台灣百姓的智商拒絕獨裁專制,非僅受限於抗中保台等政策與發展台灣人根本不須去承受或陪葬於歷史"前反共又後親共"反覆與"類入侵國"的政治玩家群的曖昧關係所衍生自玩的糾纏風險旋渦裡,所以,全民多聚焦與關注的是"前反共又後親共"行為反覆的「曖昧政治玩家群衍生自玩又自造,釀成糾纏與擾亂風險,屢屢使壞的作為等等,對台灣人民又是一件不公不義的政治風險事件的事證與負面教材的歷史。
          自古以來台灣是一個海洋立國的國家,台灣從來不是由中國而脫離出來的國家,台灣更不是中國的失土 依據史料紀載,僅曾經有反共(反攻中國共產黨)政軍流亡於台灣的託管(代管)關係,該政軍對台灣主權無實質的所有權。任何一個國家對台灣,無權得涉及「統一」或「被統一」的問題,或迄今更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台灣擁有任何的所有權或統治權。當然,世界只有一個中國,但不包括台灣等領土,甚與台灣的主權更是無關。簡單講,從台灣歷史、國際法遵與務實事證等面向,台灣與任何一個國家,重新統一」的議題與必要,也就是不須重新統一 (no reunify),而是應關注於可能遭受到野蠻國家或為私利政客群的擾亂或入侵等風險,因此,面對敵對國侵略風險,台灣本身更需重新盤點檢視與修正多項國政、基礎建設法規、制度、設備檔案文件及民間活動等風險糾纏與資安風險,或有如西方國家內部定期檢視並修正"有敵對國的相關人或物"的受惠條件或補助政策,誠實持續揭露趨向正常化的進展。當今世界局勢,台灣全民更全力關注或投入的是對任何非友善的國家,採「反擾亂」「反侵略」與「反戰爭」等風險的治理與抵制因應。
         每一個國家治理的時間,大部分聚焦於治理風險並改善或優化國政國安、國際經貿合生活品質等共創共正的方向但是,台灣較他國存有前述歷史包袱的政治危害例如: 長久內耗糾葛的思維與作為所致不正常國家的不成熟政治體制,致打混與內耗為永續,這種對國家認同的錯亂,增擾人民生活品質,更徒增國政內耗、國安危機與國際安全風險的危害重要的是讓人民更深知豐富與韌性的真正的台灣歷史,更能化解心結,良善制度與資源互補分享各族群互尊重、互反省與互讚美,一起榮耀上天
         台灣人民世代主權於自己國家領土的自己土地而熱愛於勤勞經營與過活著,累積實踐多項且豐富的發明、研發、創新、創生、台灣自己在地文化、自己的語言與其意涵,生活模式,商業模式,人民擁有選舉權,自由選擇政權與政府 (法律、稅賦、組織、公務人員、計畫等要素)、台灣擁有各政治實體,台灣擁有自己的軍隊等,並致力與國際友善國家的多項交往等事務與能力,早已具備作為「國際法人的國家」的資格與條件台灣於國際,需要成為一個具有法定地位的正常健康國家,才是正道
        台灣各界發展再續朝正向前進,異於獨裁專制的國家收納正負的意見,誠實以對大眾的疑問與解題,才得以實擊破除國內外的假消息更讓各族群的百姓,深入理解在各領域早有台灣自己的真正歷史與文化,以及台灣自己的軟硬實力,例如:台灣各族群母語 (比例原則)、人物、事件、民情、微型企業或中小企業冠軍隊、...、默默耕耘的人事物..。經濟核心重點也需多扶持 小本商店、微型企業、中小企業、農漁牧業者、在地文化者、創生者等自營者,較實在。發展打標竿政策,也要顧及地面人的存活與轉型, 同時,降減擾民的詐騙案與假消息等風險
         台灣處於「維持現狀」的情境,其實質也意涵了"台灣是民主自由主權獨立國家的續存事實",但仍受限於一個不符台灣現有領土、人民、制度與國政的「中華民國憲法」框架下,自取自擾徒增台灣國政紛擾的風險。這也顯示台灣當今的處境,人民擁有民主自由選擇的權利,已不需再被爭議多時舊框架或託管(代管)的風險所綁鎖。堅定建構清晰台灣國家圖騰,廣結良善盟國為友,當今全民更須有「備戰」的準備與決心悍衛主權,對新世代的台灣,才得實質的進步與安寧。
         台灣全民有權且可自由的行使,國家有權「去風險化 (De-risking)」,台灣人民世代得以互尊重與相疼惜國家有權採行適切「去風險化」,甚至採用脫鉤 的風險管理策略,尤是危害國安等項目,採脫鉤是選項,更展現「齊力降減國內外的風險與其管控」、「增強自身的各種抗壓能力與韌性」、「協力各領域的科技能源轉型與互挺」、「提升國際競爭力與廣結良善盟國齊發展」,管控或遠離負面風險,國家才得永續發展。開創「正常國家」的新思維、新時代與帶領,由台灣人民早已有權選擇與自決,台灣人民自己更需誠實與準備,轉型成「正常」國家,才得以誠實因應國際的各種風險與正常國家的永續
         當前惟缺乏呈現更「正常或誠實」,例如:「正常」國家的領導風險治理、「正常」國家的管理風險傳達溝通,「正常」台灣自己文化定錨的深耕各領導群、百姓都要先「正常健康」,國家才會「正常健康」各族群相互為尊重,世代相傳也跟著正常健康,自然正常健康地與更多正常健康的各國互交流聯盟。國防與百姓自保等能量,準備好了?。 在國際風險管理與危機緊急應變體制中台灣以正常與其他民主自由國家一樣,並在國際應獲有「國家」 同等的誠實善待「台灣 (Taiwan)」,多方加入有意義的國際組織,共同分攤與治理全球環境風險,以及共同參與實踐全球永續發展的國際事務,共發共續全球環境正循環的普世價值。
     
    2023年2月1日
    *** corrected.

  • 隱瞞歹-激出好(Am-khàm pháinn kik tshut hó; Hide one's wrongdoing and praise his good deeds.)

    企業風險管理觀測 CSD益處:
    公司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 "隱瞞歹-激出好" 抑"隱惡揚善"。
    公司永續發展(Corpo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CSD) ~ "照仙境-照妖鏡-....."。 

    2023/0226                   



  • 中捷意外-風險辨識不足到危機處理遲鈍,對眾人是真正安全? /Hong-hiám Piān-sik ê Bô-kàu Kàu Guî-ki Tshú-lí ê Sí-sô Tuì Tsìng-lâng Sī Tsin an-tsuân? / Taichung Mass Rapid Transit (TMRT) Company Incident in Taiwan- Insuffi

    從事件報導與影片等資料揭露: 台中市南屯區台中捷運公司樂豐公園站與附近場域於2023年5月10日約12:27:04列車行車軌道,遭受附近的外部營造進行塔吊拆除工程而發生高空吊車吊臂機具墜落事故,並入侵中捷軌道導致列車碰撞,釀1死10傷慘狀。據: 當天發生墜落與碰撞事故的時序: 下午12:26:50自動無人駕駛列車剛緩緩地進站,12:27:04隔14秒該列車車站月台與影像已顯現吊車吊臂機具砸及隔音牆與入侵列車的軌道區並發生粉塵漫佈(從列車車站月台前方即可目擊這情境)。當時,列車已停妥於第二月台,保全員聽到吊車吊臂落入軌道區的聲響。12:27:09 隔5秒保全員到前方查看狀況,保全與月台旅客已察覺異狀及更大量的粉塵。12:27:14 隔5秒保全員對講機通報予站長與行控中心。隨車員從車內走出到月台確認旅客進出狀態。12:27:20 隔6秒隨車員進入車廂。12:27:22 隔2秒列車執行關門作業。隨畢,人員站立車門旁,隨車員出站於月台區確認旅客上下車狀況。12:27:26 隔4秒列車關門。隨車員及旅客站於車頭端與坐於第一節車廂旅客,察覺前方有大量粉塵。12:27:30 隔4秒列車自動離站。12:27:32 隔2秒隨車員發現前方異常,呼叫行控中心及從隨身包拿取列車鑰匙開啟駕駛台蓋板以執行手動緊急停車作業。(但事後說: 煞不住!)。12:27:42 隔10秒車內旅客開始有防護動作。12:27:45隔3秒列車撞上軌道障礙物,12:27:48隔3秒列車自行啟動障礙物偵測及緊急煞車作動,12:27:51隔3秒車門非預期開啟告警,至12:27:52隔1秒列車停車。12:27:54隔2秒車門障礙物偵測作動。
    據上則事故發生過程,造成整個致命與重大損害事件的初步風險關鍵成份並分兩段:
    **********************************************************************************************
    1.事件事故時間與肇事於12點27分4秒,軌道已有高空墜落的吊車吊臂機具並砸及隔音牆等行車障礙物,列車事後行車撞擊該障礙物,致1死10傷損害慘狀。
    2.肇事營造等相關公司,進行塔吊拆除工程時,不慎發生吊車吊臂的機具折塌並高空墜落導致入侵附近場域的中捷列車軌道。肇事原因有待調查外,更須面對負有法律責任等。
    *****************************
    3.為何在列車行車之前,中捷相關人員已察覺行車前方場域,有異聲也有異狀(撞擊聲音、大量粉塵漫布、或軌道電力瞬間跳脫...),但還讓自動列車啟動續行車? 車站緊急應變人(行控中心或..)? 車站緊急停車按鈕問責人? …
    4.事件時間是從12點27分4秒開始至12點27分45秒列車撞及障礙物,共40秒 (應變時間: t 大於第4秒/起計(t > 4),且扣除列車已碰撞及礙物當秒(第45秒))。通常,應變時間長度將因災害場域臨場條件而限縮。本案例因小規模捷運車站且列車仍於車站月台未啟動(既使啟動也可在規範距離內使其停車),先速採由緊急應變問責人,行使緊急停車按鈕(或可阻車的其他方法),有效條件下於第5秒起到第19秒內,即可完成軌道電力阻斷無法行駛,或採緊急應變溝通(當場各種廣播或吹哨或...),當機立斷催告停月台該列車上的旅客下車而回到第二月台,緊急應變問責人隨同緊急通報行控中心再通報全線班次與各站的緊急因應。避免採用一般行車安全的SOP,它是看不到致命或重大損害的風險等項的。
    5.這次慘狀與2021年4月2日發生太魯閣號火車出軌的災難有何差異? 一個是高空墜落物吊車吊臂機具入侵、另一個是高坡地外物車輛入侵,都是外部環境障礙物入侵軌道且未裝置障礙物自動偵測系統。但這次事件的預期風險徵兆與條件比太魯閣號火車出軌災難更為明顯,理應更可避險。
    6.營運人員於臨場的風險辨識不足到危機處理遲鈍,或對於判斷行車緊急風險過於輕忽或過於無感,以及現有列車對外部障礙物的風險偵測系統的有效性仍未到位,成為致命與重大損害事件的關鍵?
    7.對於障礙物自動偵測系統的裝置與有效性,以及強化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等思維與作為並導入於營運人員(含委外人力)的持續訓練等,都是行車風險管理與行車安全的基本配備。
    8. 任何組織未備足「零風險容忍」的風險管理文化,就無法保證下一次沒有類似的災害。

    2023/05/11
  • 重視與落實「企業風險管理」或「消防救援風險管理」有這麼艱難?/Khuànn-tāng Kap Kui-tio̍k Khì-gia̍p Hong-hiám Kuán-lí Hi̍k-sī Siau-hông Hong-hiám Kuán-lí ū Tsiah-nī Kan-lân/Is it so difficult to implement ERM or FRRM ?

    台灣於2023年9月22日(下午),屏東科技產業園區內的一家工廠「明揚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肇事方)製造高爾夫球設備,發生火警爆炸。依報導資料--當天時間17:10至17:20,公司的東南方倉庫有一個警報器作響,17:17工廠的一名主管發現有異常怪味,有要求廠區相關人員前往處理,17:20 生產線的副主管拍到有白煙冒出,開始疏散員工到廠區外,17:31向消防局報案,17:41消防人員抵現場,17:55廠方提供1/2份安全資料表,另1/2的安全資料表正列印中,消防人員的化學救災經驗則持「乾粉滅火器」滅火,非採「出水處理」。17:57說到有化學物質外洩,17:59 消防喊撤退,隨後進入廠房不到10公尺,18:01發生爆炸,7位消防員準備救人致4人喪命,公司員工5人死亡、1人失聯及112人受傷送醫,損害極為慘重。火災場域附近的居民安危也受到影響。長期以來,這種風險的因應,更是冰山一角的案例。為了永續方案而受「上市上櫃公司風險管理實務守則」規範外,其他是須等到修法後,才重視與落實?,雖然,修法有其效益,但對萬變的災害或災難的因應是來不及的。
    *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與消防救援風險管理 (fire rescue risk management, FRRM)於災難階段的初探:
    1. 災害事前風險: 錯失啟動「風險治理的時機」 ~ 災難致命關鍵之一?
    風險辨識「混淆」又到「輕忽」更到「習以為常的處理」: 據報導資料顯示--該企業工廠的火災警報經常有問題(秀逗),例如:平常廠內偶現偵測,煙霧、火災溫度等致警報器作響及可能自行自留損害的風險,以致使員工對這次大火混認為「誤警報事件或假警報」(據:警報器約17時10分左右就響),致輕忽且習以為常而未及時報案,已埋下致災可能的致命關鍵之一。據員工表示,公司一年有2次消防演練。企業或園區平常演練可能未盡到: 若遇濃煙火爆事件,整備與啟動企業「危機處理」、「風險管理」與「緊急降減災措施」等作為,以及企業或園區未設置企業風險管控專責人或團隊分工協力的機制?
    2. 災害當時風險: 化學物質或危險物品的「風險資訊不對稱」~災難致命關鍵之二?
    據報導資料顯示: 從警報器作響到報案,錯失21分鐘的事後抑減火災與爆炸場域各種風險連動大災難的機會? 企業已陷入緊急災害,災害當時臨於工作交接或下班的時間,公司廠區可能有疏散,但一直未揭示啟動企業風險治理與作為等? 例如: 企業或園區的專責人或團隊、災害對內對外通報人、發言人等。依據公佈資料顯示--當天 17:31獲報失火,17:41 消防隊員抵達,17:55取得物質安全資料表,但不完整,17:57提及有化學物質外洩,這時已構成受災方(肇事者)與救火方(消防隊)處於資訊不對稱的狀態,例如: 據消防人員的化學救災經驗是攜帶「乾粉滅火器」滅火,而非採「出水處理」的誤解;據救火方於事發當時僅拿到一部分的「物質安全表」是環己烷(過氧化物)、異構烷烴、及兩者混合後的架橋劑的資料內容,但一部分的表內容與當時火場存放物品種類、數量、位置與方式等,可能有所不一致。消防員一進廠還未及處理火勢就發生爆炸。既使中途示警撤退,也來不及。
    再者,若受災方(肇事者)與救火方對於廠區建築物的結構與等級、用途、建築內使用或儲放的化學物質或危險物品的「種類、數量、管制量、存放位置與方式」等資訊而發生雙方資訊不對稱的現象,依學理研判就有道德危險因素之疑慮,更易促發大災難的後果。無論企業或其主管機構於平常對於依法登錄或通報,據實揭露與檢核是否達標於最新動態追蹤與管控,安檢與勞檢是否落實,風險內稽控是否到位? 若臨到火災或毒化災救災的消防救援「資訊權」又不對稱,以及忘卻「勿冒自己所無法承擔火爆化災可能的災難」風險管理的準則,這是釀成大災難致命的關鍵之二。依據消防法,對於現場各級搶救人員應於救災安全的前提下,衡酌搶救目的與救災風險後,採取適當的搶救作為。本案例因存有救火營運風險與場域化學物質或危險物品的資訊不對稱風險,致大災難可能性是極高的。依消防法,有權行使「退避權」。相關法規切需維護消防員的救災安全與有效性。
    3. 災害事後風險 – 企業出面展現最大誠意與負責 ~ 逆轉正的機會
    企業平常輕忽風險治理,萬一臨到意外大災害,危機期間更引發自己巨額財損與責任等賠償、營業中斷、聲譽與永續經營等風險。本案例,自9/24日召開的重訊記者會宣布,對死傷員工的相關賠償事宜,公司提及一定會展現最大誠意,有做不好的地方,也一定會改進,將成立專款專用信託帳戶以及保險理賠金支付 (含「保自己」的財產保險與「保別人」的公共意外責任保險、雇主責任保險,本案例因責任保險投保金額不太,致企業須自行賠償金額相當大),更需設置友善應對受災戶善後聯繫的專責窗口。接著,企業具有復原決心、落實企業風險管理(含損失預防-防災)與保有韌性之外,危機管理專家諾爾曼.奧古斯丁(Norman R. Augustine)給予面對危機的經營者或管理者的最終3點忠告: (i)迅速告訴大眾事實 (ii)隱瞞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iii)若不幸面臨危機,接受它、管理它,並盡量把你的視野放在長期。平常先有了企業風險管理(含損失預防-防災),才有機會走得更寬長,以達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ESG的永續經營發展。
         再者,風險管理是經常被誤認為僅與保險或保險公司有關的概念或學科,或可能僅成為一個組織降減責任的計劃案的背書或僅是文書處理的文件或..。但事實上,風險管理的各論(例如:企業風險管理、消防救援風險管理、...、長照風險管理...),適用於製造業或服務業各行各業面向相當廣,聚焦於風險控制(降減防災),並連結到風險理財(融資、保險、投資、避險、...)是重要。適用本案例於簡示: (1)歷年不少大災難風險的案例,大致出自於「治理、管理」的問題。企業風險管理與消防救援風險管理是確保企業與消防成員於現場安全、接受應對各種風險與風險管理(非僅限於安全管理。風險管理與安全管理是互補的,但兩者差異相當大)的培訓。(2)企業經營或救火營運,皆處於非完全安全的情境,導入企業風險管理(含損失預防-防災)與消防救援風險管理,或多或少得擺脫企業火災爆炸化災難與救援災難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3)面對火災爆炸化災場域不確定與高風險的複合風險事件的情境,園區的主管機構、企業與消防部門的每個人--從最高主管職位到任期最短的新兵,切需導入風險管理準則的思維。(4)園區的主管機構,量及設置危機處理小組,甚整合毒化災團隊,盤點「一般火災消防」與「緊急毒化災」的工作權責與配置,以協力處理園區的企業公司發生營運風險災難的可能性,以降減拚經濟且拚浪費與犧牲的困境。(5)除了善用無人機等人工智能輔助災害救援設備與工具或緊急應變毒化災團隊的互協作之外,跨部會的主管機構,更需建構全國災難風險事件大數據的即通平台,尤火災、爆炸及緊急應變毒化災的風險大數據與案例,更讓消防員或相關使用者,可獲即時的動態通報與引用,以助研判適當的搶救方式與作為等的抉擇。 (本案例屬於火災爆化災等複合風險事件,其發生的真相,仍有待鑑定調查等結果為準) 
    *******************************************************************************************************************************************************〜 多關心 災害的受災者或潛在受災者的苦痛,盡力管理風險與防災,做伙 "活出疼惜ê力量" 〜
    *******************************************************************************************************************************************************
    2023-0925a
  • 捍衛國家安全僅在於建立一個無風險的國家嗎?(Pó-hōo Kok-ka ê an-tsuân tsí Sī Kiàn-li̍p Tsi̍t ê bô Hong-hiám e Kok-ka?) Is defending national security only about creating a risk-free country ?

    現子時ê世界環境多變革與詭變。既使友善國與國之間的通力合作,但各國捍衛國家安全,已很難建立一個「完全沒有風險」的國家,則取決平常有智能型的國家團隊和全民擁有充分且得當管理風險與危機的團結能量與準備。從國際風險歷史觀而論,各國先民具備相當強烈的意志力,抵抗外來者或欲入侵者。不過,近數多年來,各國於經濟、金融及科技等發展,有些國家領導團隊面對不確定變局而過度樂觀,百姓居安思危的散漫,又因國與國的領土與歷史糾纏的累結或恐攻或一方無理野蠻的作為,直待雙方或多方達強盛,加上國內若出現"類敵人群"裡應外合陷危險,亦可能失管控或閃失,當事國即可能易受滲透或入侵,甚致當事兩國或相關國的任何人皆受巨害? 當今,俄烏戰與以哈(巴)戰或恐攻就是活現的巨災案例。低估變局風險(例如:築高牆但輕忽邊界零星異常案例等)或陷於自我感覺安全(例如: 忽略鄰邊築地道恐攻擊的可能)就是最大風險。除了從嚴效能的法規外,平常務實透過安全風險各種平台或管道的溝通與潛成,全民廣度隨時地人,對國安風險的明眼辨識與更關注災難的曝險可能,以達全民有如國安風險的管控人,勿當風險辨識失能者,以進增強公眾對管理國安風險的信心,有助於提高降減巨災的意志力,人人有責,分工合作齊心因應未來事,才得永續發。做伙寫歷史!     2023/11/05aa
  • 面對不確定與風險下,現子時「有價值的國家領導力」的關鍵,有哪些?/ Bīn-tuì Bô-it-tīng kap Hong-hiám Hiān-tsú-sî Sîng-kong Kok-ka Líng-tō-la̍t ê Kuan-kiàn ū Juā-tsuē Hāng?

    面對不確定與風險下,現子時「有價值的國家領導力」的關鍵,有哪些?/ Bīn-tuì Bô-it-tīng kap Hong-hiám Hiān-tsú-sî Sîng-kong Kok-ka Líng-tō-la̍t ê Kuan-kiàn ū Juā-tsuē Hāng?/ What are the keys to valuable national leadership under uncertainty and risk?
    人類生活中總有不確定或風險的存在並面向世界。一個民主主權國家的強盛在於「正能量人民」的良善力量之外選出具有國家領導力也是關鍵,免於長期內耗且徒增國家風險成本。換言之,審慎明辨選出真正具有「敏銳闊國際觀」、「國家文化史觀」、「明確國家政策」、「明智風險治理」、「正善經歷經驗」、「務實整合動力」、「效率效能成事」以及「履行永續發展」等特質的帶領人與其團隊,有價值的領導力是重要的。設定正負風險兩種類別,結果得正負組合風險的第三類別,得綜觀當代有價值的帶領人與其團隊,相較是否已具備國家管控正能量的人格特質,也是對「有價值的國家領導力」風險辨識與選出帶領人與其團隊的條件之一,基本型有幾項,如下。//理性審慎選出 正面特質較多的帶領人與團隊,開創更有價值的國家領導力與風險治理,國家發展才得永續//

    1. 以回應人民為中心
        正風險: 有效調適,因應人民需求,清晰明確願景與論述。
        負風險: 遲緩應付,鎖繞私利權勢,引侵危害國安與怪力。
    2. 以勇氣軔性為基底
        正風險: 評估風險且走對的路,人民續展現勇氣。
        負風險: 隨名利隨風飄誤打撞,民心顯散亂崩離。
    3. 以真誠熱忱為動力
        正風險: 言行同質一致,發掘人民需要與信心。
        負風險: 言行異質反覆,說謊造謠本能顧己利。
    4. 以同理包容為領導
        正風險: 效能的風險溝通,同理包容人民參與。
        負風險: 輕忽的風險溝通,失信背離國家價值。
    5. 以寬厚親近為協力
        正風險: 績效智能近人性,歸功勞給別人,不吝讚美別人。
        負風險: 績效功勞攬自己,斷專業阻團結,攬權作威作偽。
    6. 以承擔責任為精神
        正風險: 忍辱負重精神,人民更信任。
        負風險: 總是別人的錯,卸責於他人。
    7. 以風險治理為行動
        正風險: 明智風險思維,治理國內外事務。
        負風險: 背負風險纏結,治理糊套作無定。
    8. 以永續發展為借鏡
        正風險: 持續照仙境。
        負風險: 臨到照妖鏡。

    大家平安!!   2023/11/11

  • 台灣若與民主國家聯手維護區域安全,長期的惡風險相較為小? (Lû-kó Tâi-oân kap tsū-iû bîn-tsú ê kok-ka liân-tshiú uî-hōo khu-hi̍k, tn̂g-kî ònn hong-hiám sann-pí ē khah sió ? If Taiwan joins force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then the l

    台灣若與民主國家聯手維護區域安全,長期的惡風險相較為小? (Lû-kó Tâi-oân kap tsū-iû bîn-tsú ê kok-ka liân-tshiú uî-hōo khu-hi̍k, tn̂g-kî ònn hong-hiám sann-pí ē khah sió ? If Taiwan joins force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then the long-term bad risk is relatively small?)
     
    除了民主又專制的國家也有其面對各面向的風險之外,基於自由民主主權是普世價值,當今世界已明顯展現兩類別「自由民主主權國家」與「獨裁專制霸權國家」,甚構成善風險與惡風險的軸心盟國。從風險治理-主權在民-言論自由為基底,即顯現「自由民主主權國家有較多的善風險」與「獨裁專制霸權國家有較多的惡風險」。從三個風險面向初探風險評論:
    (1)從「風險溝通」與「風險評論」而言,「民主自由國家」所需面對的數量遠多於「獨裁專制國家」所面對的數量。「民主自由的國家」聚焦於帶領百姓如何投入處理惡風險而維護善風險,互知互學得力因應惡風險。但是,「獨裁專制的國家」擅長於使力掩飾惡風險而宣揚善風險,有如大內宣百姓多做善事或遵行禮義廉恥等虛言,才得善回饋,但是,結果顯示: 百姓易被騙,惡拚鬥爭與謀權害命的惡風險依然存在。

    (2)從「風險治理」與「應變能力」而言,「民主自由的國家」分權治理,政府部門服務到位應變,百姓得自保。「獨裁專制的國家」極權治理,政府無力應變,百姓遭殃。

    (3)從「文明文化」與「侵略風險」而言,「民主自由的國家」多元文化的調適,同理尊重人權,具有國格的典範,自約不強佔他國領土。「獨裁專制的國家」自鎖於宮廷文化,無視人權,製造危害風險,意圖侵略他國領土等野蠻行為

    前述類推眾例,台灣與民主自由國家聯手維護區域安全,帶領百姓如何投入處理惡風險而續維護善風險。各國對「較多的惡風險」的國家,透過「去風險化(De-risking)」(脫鉤與否取決於對國家的危害度與效應),以讓長期的惡風險,將相較為小。
     
    大家平安 (Ta̍k-ke Pîng-an; Wishing everyone peace.)
    2024/0128
  • 地動毀壞,祈佑台灣! (Tē-tāng Huí-huāi Kî-iū Tâi-uân; Earthquake destroyed. Pray for Taiwan!)

    地動毀壞,祈佑台灣! (Tē-tāng Huí-huāi Kî-iū Tâi-uân; Earthquake destroyed. Pray for Taiwan!)

    2024年4月3日早上7:58,台灣再次發生強烈地震,震級為7.2級,這次可稱侷限且複合型的系統性風險。這次大地震的重災區在於"台灣/花蓮縣市"。氣象資料顯示,震央位於台灣東北部地區的花蓮縣市的近海,鄰近山脈發生多處落石、崩落等事故,導致山區與城區的人員傷亡與建築物龜裂或倒塌受損、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受損。初估統計: 這次造成的經濟損失很可能達到“數億美元”。面對天災風險,各國的損害補償或賠償,來自於政府的特別預算 (對天災受難者損害補償或賠償的過程,因極少發生道德危險的現象,更需從寬認定,不應受無理的阻礙,否則成為災難的危害群,非樂見的)、受災縣市政府的緊急應備預備金等、保險的理賠 (該區附加地震險保障可能不多或續保率也低)、海內外企業或民間的捐款等事後救援或重建。致敬 台灣搜救隊搶救的勇力、搶通工程人員、台灣警消醫護社工與默默善心者等協力。
    當世界的天然或人為的系統性風險災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時,已迫使各國緊急應變的"主事相關機構及團隊",需具備更強更多與更韌性的解決方案,例如: 這次大震損害(尤是人傷亡),大多來自山區,且屬高風險區,必要時,採完全或部分封區或限制人數,主要因仍有餘震或落石發生的可能,更讓山區得以自然自療循環養穩或養護是幸。藉由科技工具續觀測與風險評估後,部分或逐步地開放。面對大地震等類似複合型的系統性風險災難,全民更齊集力「備戰自保」及「備戰協力」的意志力,隨時留意關注與準備。
    *******************
    各國難免面對天災系統性風險的威脅。尤是「地動或地震」仍無法事前準確地預報或難預測,地震致損仍是無法避免的災難。從各國震災結果已揭露相關資訊是關鍵,例如:
    1. 主震區: 遠外海、近外海、鄰山、人口稠密城市區或偏鄉。
    2. 主震發生時間點與其長度。
    3. 附隨相關災害: 倒榻、落石、山崩、火災、爆炸、氣體外洩、海嘯、海水倒灌等複合災難。
    4. 震級。
    5. 震源深淺度。
    6. 土壤和地面條件。
    7. 建築物結構與抗震度、座落區以及相關條件。
    8. 防備和減災措施 (適當的或從嚴的建築規範與執行、預警系統和緊急應變計畫) 

    2024/04/05*